加蚋仔地區的變遷

農業社會為本的地方發展脈絡

在清代和日治時代,加蚋仔地區分六個庄頭:後庄仔、堀仔頭、八張犛、港仔尾、客仔厝、下庄仔
加蚋仔的土質是河川沖積土,土質浮鬆而肥沃,出產茉莉花麻竹筍豆芽菜
因計畫範圍劃為西園工業區,印刷相關產業盛行,而後又因土地使用分區轉換與果菜魚類批發市場遷入,轉為加工廠與住宅混合的居住模式


1708年-清康熙陳賴章墾號來台開墾

同安楊姓閩人開墾堀仔頭、同安周姓閩人開墾八張犁
乾隆時期(1734~1795)
堀仔頭、八張犁、客仔厝、後庄仔、下庄仔、中崙仔、港仔尾


1970年代-萬大計畫啟動,開闢萬大路,東園街因而逐漸沒落,果菜與魚類批發市場遷移至此

豆芽產業最盛時期
西藏路、和平西路、萬大路、雙園堤防之間形成西園工業區,印刷業大量進駐,形成住家與工廠共存的風貌


近年演進

1983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開始施行,西園工業區被劃定為住三,工廠遷出,蔬果加工等市場衛星產業逐漸發展
1990年雙園區與龍山區合併為萬華區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